企业软件定制服务有两种定价模式:第一种是按工作内容定价。例如,完成这个功能需求需要花费200000美元。第二种是按工日计价。比如我给你派了5个人,30个工作日,每人每天3000元,一共45万元。在我国,第二种模式往往把自己称为软件外包公司,即研发人员直接作为原材料卖给客户。事实上,如果软件外包公司有很好的控制权,它仍然是盈利的。但第一种模式,根据作品内容定价,很可能是死亡模式。死因1:当顾客提出要求时,往往不清楚。在产品生产之前,顾客不知道产品会是什么样子。
因此,经常会出现有人做了什么,而顾客说这不是他想要的。如果客户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,客户将不会付款。但供应商的工作量以前已经花完了。如果客户需求的提出者和使用者不是一群人,这种情况就特别明显。2。死亡的原因是需求看起来很简单,但事实上,它背后的东西非常复杂。下图生动地解释了一个问题。有些企业要求供应商为他们定制一个系统。定制后的需求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,但实际上也包括:角色权限控制问题、浏览器兼容性问题、未来扩展灵活性问题、用户体验问题、数据安全问题、操作效率问题。。后面有无尽的问题等着你。这不是一套可以一蹴而就的软件系统。如果从“可用”到“可用”有三个块,那么从“可用”到“可用”有30个块。
客户经常不断地向供应商提出各种“易用”的需求,使得项目成本直线上升
死亡原因三、付款方式和资金成本问题
很多客户做定制项目,只预付30%-50%的款项,项目上线后预留10%-20%的余额。对于定制项目,如果毛利率在20%-30%之间,则存在两个严重问题:
1。如果客户由于之前的争议而未能支付最终款项,则项目将蒙受损失。
2。如果客户延误验收时间,供应商支付的人工成本(假设占项目总金额的80%,减去客户预付款的30%,剩余的50%)由供应商支付。企业的资金成本一般年化在15%以上,因此如果客户的项目工期为3个月,而验收付款延迟9个月,供应商实际损失50%*15%=7.5%的资金成本。这样,该项目将再次亏损
死因四。企业定制项目的闲置劳动力成本分配问题,消耗了供应商开发成本。但是,如果项目完成了,那么这部分人力就没有了,产生的闲置将增加企业成本。因此,做定制项目往往很难赚钱。这也是业内不争的事实。我熟悉的一些同行不会做毛利率不超过50%的定制项目。下面的文章将解释企业为什么和如何需要定制